馬克昌(1926.8.12-2011.6.22),我國當代著名法學家、杰出教育家、卓越社會活動家、博士生導師,新中國刑法學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武漢大學法律系主任、法學院院長、[1]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干事長和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湖北省首屆“荊楚社科名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法學學科小組成員等職。獨著的《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主編的《犯罪通論》和《刑罰通論》分別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主編的《經(jīng)濟犯罪新論》獲中國圖書獎;任主編之一的《刑法學》和副主編的《中國刑法學》分別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和特等獎;主持完成的“著重提高研究生素質(zhì),培養(yǎng)刑法學高層次人才”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1年1月29登上中央電視臺《大家》欄目。
馬克昌先生,于2011年6月22日19時16分在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逝世,馬克昌先生靈骨落葬于石門峰名人文化公園,享年85歲。
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
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特聘顧問教授[2] ;
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副會長;
武漢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顧問;
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等。
《刑法學》(高等學校法學試用教材),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法學知識手冊》,參與編寫(中州書畫出版社1983年版)
《刑法學》(高等學校法學試用教材),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罰論》(上編),副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關(guān)于刑法的若干問題》,參加編寫(河南省法學會印1984年版)
《刑法》,合著(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刑法學教學大綱》(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大綱),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論共同犯罪》,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刑法學》,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刑事法學大辭書》,主編之一(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犯罪通論》,主編(武漢大學1991年版、1999年修訂版)
《中國刑事政策學》,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刑法學全書》,第一主編(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刑法的修訂與完善》,第一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
《刑法理論探索》,獨著(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刑罰通論》,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1999年修訂版)
《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版、2004年再版)
《經(jīng)濟犯罪新論》,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刑法學》,第二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學》,第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刑法熱點疑難問題探討》,第二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刑法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日共同犯罪比較研究》,第一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馬克昌文集》,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主編《犯罪通論》(1991年出版),獲首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優(yōu)秀成果獎、著作一等獎;
主編《刑罰通論》(1995年出版)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優(yōu)秀成果獎、著作二等獎;
主編《經(jīng)濟犯罪新論》(1998年出版)獲中國圖書獎;
獨著《比較刑法原理》(2002年出版)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馬克昌,刑法學家,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人。武漢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yè)后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1979年,受學校委托參與負責武漢大學法律系的恢復籌建工作,先后任法律系副主任、主任、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6年8月馬克昌80歲生日之時,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思卿、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國際刑法學會中國分會主席高銘暄、日本學校法人同志社總長大谷、德國馬普外國刑法和國際刑法研
究所所長希伯實等國內(nèi)外法學界知名人士紛紛向馬克昌寄來賀信,高度贊揚馬克昌積極參與國家立法,作為新中國法學奠基人之一為國家民主與法制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讓馬克昌感到最為欣慰的是,昔日的學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熊選國博士、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長鮑遂獻博士也來祝賀,他們表示要繼承和發(fā)揚導師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不辜負他的教導、為中國法學事業(yè)作出貢獻時,老人的眼里頓時閃出激動的淚花。
解決了105W+個問題
今日咨詢:45條,律師解答: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