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2023-06-21 07:01:10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是指行為人沒有得到國家相關(guān)部門的允許而擅自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行為。
第三百二十八條盜掘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并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我國具有豐富的文物,其中相當部分是舉世公認的珍寶。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不但造成文物的嚴重流失,而且使許多文物因失去保護而喪失其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有的甚至造成文物的直接毀壞,因而這種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盜掘右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對象限于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而不包括所有的文物。所謂“文物”,是指一切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文獻和實物,根據(jù)《文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我國的文物具體包括: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和石刻;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guān)的,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紀念物;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shù)品、工藝美術(shù)品;重要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chǎn)、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等;所謂“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根據(jù)1987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ān)于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jīng)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具體指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及辛亥革命以后與著名歷史事件有關(guān)的名人墓葬遺址和紀念地。其中古文化遺址包括石窟、地下城、古建筑等,古墓葬包括皇帝陵墓、革命烈士墓等。如果行為侵犯的不是上述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而是其他有關(guān)文物的,不構(gòu)成本罪。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單位能否構(gòu)成本罪主體,法律無明文規(guī)定,我們認為,根據(jù)其他有關(guān)對單位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來理解,如果本罪是在單位名義組織策劃下實施的,可以對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而不宜對單位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而且一般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本罪能否由間接故意構(gòu)成,理論上有肯定與否定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我們認為只要行為人的盜掘行為出于故意,其對盜竊的對象是否屬于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文物即使是不確定的,也可以構(gòu)成本罪。因而本罪可以由間接故意構(gòu)成。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所謂盜掘,既不同于單純的盜竊行為,也不同于對文物的破壞行為,它是指未經(jīng)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批準的私自掘取行為,其行為方式有的是秘密的,有的是明火執(zhí)仗公開進行掘?。挥械氖菃蝹€人實施,有的則多人合伙甚至聚眾實施。
本罪屬于行為犯而不是結(jié)果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就已構(gòu)成本罪,至于是否造成使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受到嚴重破壞的結(jié)果,只對確定本罪適用的法定刑有意義。在實踐中,雖然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行為一般都會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造成嚴重破壞,但也有些行為確未使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受到嚴重破壞,對此不能認為不構(gòu)成犯罪或只構(gòu)成犯罪預備或犯罪未遂。
可以從兩個方面對其加以區(qū)分:(1)看其掘取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行為是故意實施的還是過失實施的,如果屬于過失行為則不構(gòu)成犯罪。(2)看其掘取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行為是否經(jīng)過了國家文化主管部門的批準,如果屬于經(jīng)過批準的行為,即便在掘取過程中造成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毀壞的,一般也不構(gòu)成犯罪,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按玩忽職守罪等其他罪論處。
(一)本罪與盜竊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體不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和國家的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而盜竊罪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前者侵犯的對象是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是不可再生物,一般是不能以金額計算的,一旦遭到破壞,損失無法挽回;后者侵犯的對象是一般的公私財物。
2、客觀表現(xiàn)不同。前者表現(xiàn)為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未經(jīng)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批準,私自挖掘古遺址、古墓葬的行為,其行為方式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開的,而且不論是否竊得文物,只要實施了盜掘行為,就構(gòu)成本罪。后者則表現(xiàn)為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構(gòu)成犯罪必須以盜竊數(shù)額較大為前提,如果未竊取到財物,就是盜竊未遂。
1、犯罪對象不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限于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故意損毀文物、名勝古跡罪對象則限于珍貴文物、名勝古跡。
2、在客觀方面,盜竊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表現(xiàn)為私自掘取的行為,其行為方式多為秘密的;故意損毀文物、名勝古跡罪則表現(xiàn)為損毀行為,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搗毀、損壞、污損、拆除、挖掘、焚燒等行為。
3、在主觀方面,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一般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故意損毀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罪則只是出于損毀的故意,其動機可能多種多樣,但并無對文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據(jù)刑法第328條第1款之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1)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并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1]
減輕處罰事由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而情節(jié)較輕的,是本罪的減輕處罰事由。這里的情節(jié)較輕,是指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損毀較小,沒有造成文物破壞,或者具有其他較輕情節(jié)的等。
加重處罰事由 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而具有刑法規(guī)定的四種情形之一的,是本罪的加重處罰事由。
第三百二十八條第一款 盜掘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chǎn):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并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 文物嚴重破壞的。
公訴機關(guān)開封縣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王某,男,57歲,漢族,文盲,農(nóng)民,開封縣人。因涉嫌盜竊于2008年12月3日被開封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因涉嫌盜掘古墓葬犯罪經(jīng)開封縣人民檢察院批準,于2009年1月9日被逮捕。
開封縣人民檢察院以豫開檢刑訴(2009)109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王某犯盜掘古墓葬罪,于2009年6月30日向本院提起公訴,并建議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院審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被告人王某到庭參加訴訟。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08年10月份,開封市人胡杰、張寶慶(已判刑)預謀后,通過王國強、趙飛云(在逃)雇用被告人王某等人將開封縣半坡店鄉(xiāng)馬場村西地的馬場漢墓群內(nèi)的石牌坊構(gòu)件挖走后,以14600元賣給胡杰。該漢墓群于2006年12月6日被開封縣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鑒定,該石牌坊構(gòu)件十一件為三級文物。
上述事實,被告人在開庭審理中亦無異議,并有同案犯胡杰、張寶慶的供述,證人趙某某、趙某某、陳某某的證言,同案犯的刑事判決書,被盜物品文物鑒定結(jié)論、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能力鑒定結(jié)論等證據(jù)予以證實,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某盜掘具有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其行為已構(gòu)成盜掘古墓葬罪。開庭審理中,被告人認罪態(tài)度較好,本院酌予從輕處罰。綜上情節(ji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王某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
(刑期自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8年12月3日至2009年8月2日止。)
罰金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或直接向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 2023-06-21 07:01:10
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是指行為人沒有得到國家相關(guān)部門的允許而擅自盜掘國家保護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行為。
盜掘古墓葬罪 2015-10-12 17:50:57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是指盜掘具有歷史、藝術(shù)、文化、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
故意損毀文物罪 2015-10-10 17:57:03
故意損毀文物罪,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明知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損毀的行為。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 2015-10-10 17:57:00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刑法第324條第2款),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明知是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而予以損毀,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盜竊罪 2015-10-09 14:28:04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盜竊罪是指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行為?!缎谭ㄐ拚福ò耍穼ΡI竊罪的入罪標準進行了修改,將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納入盜竊罪的入罪標準之中,適應現(xiàn)代逐漸多變的盜竊犯罪的需要。
解決了105W+個問題
今日咨詢:0條,律師解答:0次
這得看案件目前的進展,一般情況下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最高可能判處無期。律師得經(jīng)過閱卷來全面掌握,有空可以詳...
這得看這個案子當前的狀況,一般情況下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最高可能判處無期。律師需經(jīng)過閱卷來詳細了解,要不我...
這得看這個案子現(xiàn)在的進度,一般情況下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最高可能判處無期。律師得經(jīng)過閱卷來具體掌握,要不我...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屬于妨害國文物管理罪類犯罪,量刑與損害后果有很大關(guān)系,家屬請嚴肅對待,您可以上門咨詢。
這得看這個案子如今的進展,一般情況下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最高可能判處無期。律師需要通過閱卷來詳細掌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