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看人人拍国产精品,久久婷午夜福利,香蕉视观看在线a,国精产品九九国精产品

    1. <small id="rvyfc"><menu id="rvyfc"><font id="rvyfc"></font></menu></small>
      <sup id="rvyfc"><strong id="rvyfc"></strong></sup>

      北京

      當前城市:西安 (提示:根據城市首字母拼音快速查找并切換城市)

      熱門城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遺棄罪

          編輯: 問法網小編 2015-10-10 09:37:17 閱讀數:1484
          導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1條的規(guī)定,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

          一、遺棄罪名變遷

          新中國成立后,從1950年到1979年的刑法草案共易38稿,曾在1954年將遺棄罪取消,但后來又將其恢復;條文的內容文字也一再修改完善,直到79年的第38次稿才將遺棄罪最終定稿為:“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經過將近20年的歷程,97年刑法對遺棄罪又有了新的變動。1997年刑法頒布后,遺棄罪的明顯變化就是其定位的變化。

          在我國 1979 年刑法中, 遺棄罪被規(guī)定在妨害婚姻、家庭罪一章中。而1997 年刑法則將其納入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一章中。新刑法也不再設立單獨的妨害婚姻、家庭罪章節(jié)。由于遺棄罪客體發(fā)生變化, 盡管遺棄罪條文的具體內容與 1979 年刑法仍然保持一致,但本罪在構成要件、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以及犯罪停止形態(tài)等諸多方面都需要加以重新認識, 以便準確定罪量刑, 并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

          二、遺棄罪構成要件

          (一)本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yǎng)義務而且具有撫養(yǎng)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yǎng)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yǎng)關系,也就不發(fā)生遺棄的問題。

          根據法律規(guī)定,對于法律不負有扶養(yǎng)義務的遠親屬拒絕扶養(yǎng)的,不應認為是遺棄行為。但是,按照立法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具有以下情形的,應認為負有撫養(yǎng)的權利義務關系:由法律上不負有撫養(yǎng)義務的人撫養(yǎng)成人的人,對撫養(yǎng)人應負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在長期生活中互相形成的道義上的撫養(yǎng)關系,如老保姆不計較待遇,多年幫助雇主撫育子女、操持家務等,雇用一方言明養(yǎng)其晚年,對于這種贍養(yǎng)扶助關系,應予確認和保護。

          (二)本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拒絕扶養(yǎng)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yǎng):有的為創(chuàng)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于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但在具體量刑時應予以考慮。

          (三)本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并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yǎng)義務作了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于造成一個少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有助于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四)本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 要正確理解本罪的客觀方面特征,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遺棄行為必須針對的是年老 、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這揭示了本罪的侵犯對象。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fā)生遺棄的問題。

          2、行為人必須負有扶養(yǎng)義務。這是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公民對哪些家庭成員負有扶養(yǎng)義務,是由我國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了的。扶養(yǎng)義務是基于撫養(yǎng)與被撫養(yǎng)、扶養(yǎng)與被扶養(yǎng)以及贍養(yǎng)與被贍養(yǎng)這三種家庭成員之間不同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產生的。這里所謂扶養(yǎng),應從廣義上理解,包括長輩對晚輩的撫養(yǎng),晚輩對長輩的贍養(yǎng),以及夫妻之間的扶養(yǎng)。具體而言,所謂撫養(yǎng),是指父母對子女,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祖父母對孫子女、外祖父母對外孫子女、兄姐對弟妹的生活供養(yǎng)、社會教養(yǎng)以及其它各方面的關懷和幫助。所謂贍養(yǎng),是指子女對父母,以及在一定條件下孫子女對祖父母、外孫子女對外祖父母、弟妹對兄姐在生活上的供養(yǎng)及精神等方面的照顧和幫助。

          3、行為人能夠負擔卻拒絕扶養(yǎng),能夠負擔,是指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并有能夠滿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標準(當時當地的標準)外有多余的情況。行為人是否有能力負擔,這就需要司法機關結合其收入、開支情況具體加以認定。“拒絕扶養(yǎng)”即是指行為人拒不履行長輩對晚輩的撫養(yǎng)義務,晚輩對長輩的贍養(yǎng)義務以及夫妻之間的扶養(yǎng)義務等等。具體表現為不提供扶助、離開被扶養(yǎng)人或把被扶養(yǎng)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扶養(yǎng)的場所等。在行為內容上,拒絕扶養(yǎng)不僅指不提供經濟供應,還包括對生活不能自理者不給予必需的生活照料。

          4、遺棄行為必須情節(jié)惡劣。換言之,遺棄無獨立生活能力無自救力者,一定要使其因而陷于生存上的困難,有生命、健康的危險,才有構成遺棄罪的可能。

          三、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一)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1、犯罪客體不同。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力扶養(yǎng)的權利義務關系;而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遺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的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這種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體,如打傷、刺傷、燒傷等。

          3、犯罪主體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人負有法律上扶養(yǎng)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故意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yǎng)義務,也有實際履行扶養(yǎng)義務能力而拒絕扶養(yǎng);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則是行為人具有損害他人身體的故意。

          (二)本罪與虐待罪的界限

          1、犯罪客體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養(yǎng)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復雜客體,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權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體健康。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遺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的行為;而虐待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經?;蜻B續(xù)折磨、摧殘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行為。

          3、犯罪主體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扶養(yǎng)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體,必須是在一個家庭內部共同生活的成員。

          4、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兩罪在主觀方面雖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yǎng)義務,也有實際履行扶養(yǎng)義務能力而拒絕扶養(yǎng);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為人有意識地對被害人進行肉體摧殘和精神折磨。

          5、犯罪對象不同。本罪侵犯的是老、幼、病殘或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或被扶養(yǎng)者,而虐待罪侵犯的對象是家庭成員。

          (三)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1、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從主觀故意上講,本罪是履行扶養(yǎng)義務的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達到逃避或向他人轉嫁由自己承擔的扶養(yǎng)義務的目的;故意殺人罪的主觀故意則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為人企圖通過遺棄達到向他人轉嫁本由自己承擔的扶養(yǎng)義務的目的,則其行為構成遺棄罪;如果行為人企圖以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的行為方式達到殺害嬰兒或神智不清、行動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則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一般是將被害人遺棄于能夠獲得救助的場所,如他人家門口、車站、碼頭、街口等。故意殺人罪在客觀方面則是將嬰兒或行動困難的老人放置于不能獲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將嬰兒遺棄在深山溝內;將神志不清、行動困難的老人遺棄在野獸出沒、人跡罕至的荒野,等等。

          (四)本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1、犯罪客體不同:本罪的首要犯罪客體是被扶養(yǎng)人的生命、身體健康權利,其次是被扶養(yǎng)人的受扶養(yǎng)的權利;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本罪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能力履行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履行的行為,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為犯罪;而過失致人死亡罪表現為作為或不作為兩種形式"

          3、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是負有扶養(yǎng)義務的人;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犯罪主觀方面不同:本罪的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負有扶養(yǎng)義務,并具有履行扶養(yǎng)義務的能力,而拒絕履行的態(tài)度;對被扶養(yǎng)人由于遺棄所處的危險境況持希望或放任的態(tài)度;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主觀方面則是過失,即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己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態(tài)。

          四、罪與非罪的界限

          1、有被害人的承諾是否構成遺棄罪?

          經被害人有效諾成后的行為具有阻卻違法性,一般不構成遺棄罪。但是,與對重傷的承諾無效相應,遺棄行為對生命具有具體危險時,被害人的承諾無效。

          2、遺棄罪中的扶養(yǎng)義務指的是什么?

          在刑法理論上,對扶養(yǎng)義務都是從婚姻法上理解的。在社會生活中所說的扶養(yǎng)通常概指各種社會關系中針對“弱者”所 發(fā)生的經濟供養(yǎng)和生活扶助,一般涵蓋四個方面⑴:以國家為主體,在特定情形下體現社會福利的公力扶養(yǎng),包括各種災害救濟、貧困救濟、民政撫恤等;⑵以一定 的社會組織、機構、單位為主體并逐步走向社會化、一體化的社會保障性扶養(yǎng);⑶在自然人之間基于道義、感情、慈善等非法定權利義務而發(fā)生的自然的、事實上的 扶養(yǎng);⑷法律意義上的扶養(yǎng)。

          我國法律上的扶養(yǎng)包括以下四種情形:(1)夫妻間的扶養(yǎng)。我國婚姻法第20條規(guī)定:“夫妻有互相扶養(yǎng) 的義務”。(2)父母子女間的扶養(yǎng)。我國婚姻法第21條規(guī)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3)祖孫間的扶養(yǎng)。我國婚 姻法第28條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扶養(yǎng)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 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yǎng)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yǎng)的義務。”(4)兄弟姐妹間的扶養(yǎng)。我國婚姻法第29條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 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未成年弟、妹,有撫養(yǎng)的義務。由兄、姐撫養(yǎng)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yǎng) 的義務。”上述婚姻法確定的家庭成員間的扶養(yǎng)義務,就成為認定我國刑法中的遺棄罪的扶養(yǎng)義務的法律根據。

          3、遺棄患病的兄弟姐妹是否構成遺棄罪?

          在一定條件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有撫養(yǎng)孫子女、外孫子女、弟妹的義務,孫子女、外孫子女、弟妹亦有贍養(yǎng)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的義務。但這種義務行使的前提條件是,因年老體弱或多病而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困難或行動不便,需要人供養(yǎng)、照顧和關懷。但是構成本罪的人主要是有以有撫養(yǎng)能力和義務為前提拒不履行義務者。

          4、夫妻在辦理離婚期間,一方病重,但另一方堅持離婚,堅持方是否構成遺棄罪?

          離婚不會構成遺棄罪。構成遺棄罪,必須符合一定條件,首先,行為人負有法定扶養(yǎng)義務,其次,能履行該義務而拒絕履行,最后達到情節(jié)嚴重。離婚后,夫妻關系依法解除,相互之間不再有互相扶養(yǎng)的義務,構成遺棄罪的前提條件已不具備,當然也就不會構成遺棄罪了。但是,不能借口正在辦理離婚,而拒絕扶養(yǎng)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配偶,否則,情節(jié)嚴重的將會構成遺棄罪。因為辦理離婚期間,婚姻關系并未最后解除,相互間的扶養(yǎng)義務仍然存在。

          5、拒付扶助費用是否構成遺棄罪?

          拒付輔助費不一定構成遺棄罪,還應根據具體情況而言。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yǎng)而拒不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fā)生遺棄的問題。

          6、遺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jié)惡劣程度的,才構成犯罪。也就是說,情節(jié)是否惡劣是區(qū)分遺棄罪與非罪的一個重要界限。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遺棄行為情節(jié)惡劣是指:由于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遺棄而生活無著,流離失所,被迫沿街乞討的;因遺棄而使被害人走投無路被迫自殺的;行為人屢經教育,拒絕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難境地的;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如在遺棄中又有打罵、虐待行為的)等等。

          7、拋棄懷孕婦女構成遺棄罪嗎?

          雖然拋棄懷孕婦女是不對的,但是否構成犯罪,有嚴格的要件要求,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懷孕婦女和孩子父親沒有登記形成合法的婚姻關系,則該男子就懷孕婦女而言不會構成遺棄罪,因為兩者之間沒有夫妻關系沒有法定的扶助義務。

          如果懷孕的婦女是有工作的,她有正常的工作收入,不屬于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不構成此罪。

          如果懷孕的婦女有其他人扶養(yǎng),丈夫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不至于造成嚴重后果的,不夠得上情節(jié)惡劣,也不足以構成此罪。

          8、關于遺棄罪的證據怎么收集?

          需要搜集的證據主要有:

          (1)遺棄者有義務、能力對被遺棄者進行撫養(yǎng);

          (2)遺棄者在多長的時間內沒有盡任何的撫養(yǎng)義務;

          (3)造成的后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收集證據必須是通過合法的手段,否則證據將不被法院采信。

          五、遺棄罪罪數形態(tài)

          遺棄罪屬于繼續(xù)犯,繼續(xù)犯也稱持續(xù)犯,是指犯罪行為自著手實行之時直至其構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為終了的一定時間內,該犯罪行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狀態(tài)同時處于繼續(xù)狀態(tài)的犯罪。遺棄是一個持續(xù)行為,指的是行為人拒絕履行義務的狀態(tài)一直在持續(xù),使法益受損一方被遺棄的狀態(tài)一直在持續(xù),而不是短暫地不理會。對于繼續(xù)犯的處罰,按照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予以一罪論處,而不實行數罪并罰。

          六、遺棄罪共同犯罪

          (一)作為義務人共同實施遺棄行為的認定

          不作為的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負有某種作為義務(其中一人負有該義務即可)并且有能力履行,但共同故意消極地不履行該義務,進而導致危害后果發(fā)生的情況具體到遺棄罪。即參與“拒絕扶養(yǎng)”之行為的主體須為2人以上,且至少其中一人為“扶養(yǎng)義務”的履行主體,同時,各行為主體之間對于“拒絕扶養(yǎng)”的行為存在共同的意思聯絡并且達成合意 。這里之所以強調“行為主體至少有一人”須負有“作為義務”,主要是由于不作為共犯可能發(fā)生于作為義務人之間,也可能發(fā)生于作為義務人與非作為義務人之間。而在遺棄罪中,則具體表現為扶養(yǎng)義務人之間的共同遺棄,以及扶養(yǎng)義務人與非扶養(yǎng)義務人之間的共同遺棄扶養(yǎng)義務人之間共同實施遺棄行為。是否構成遺棄罪的共犯,關鍵在于行為人之間在實施遺棄行為之前是否達成了合意。若行為人之間已達成合意,則構成遺棄罪的共犯;反之,則否。例如,甲、乙是丙的兒子,為了擺脫丙的拖累,甲、乙均拒絕扶養(yǎng)丙,導致丙無家可歸,流落街頭。那么,若甲、乙在對丙實施遺棄行為之前已經達成了遺棄的合意,則二人就構成遺棄罪的共犯,且為共同正犯。若甲、乙不存在上述合意,只是針對其共同擔負的“扶養(yǎng)義務”都拒絕履行。那么,二人不能構成遺棄罪的共犯。

          (二)作為義務人與非作為義務人共同實施遺棄行為的認定

          現實中存在扶養(yǎng)義務人與非扶養(yǎng)義務人共同實施遺棄行為的現象,這種情況應當如何認定呢?筆者認為.扶養(yǎng)義務人與非扶養(yǎng)義務人雖共同實施了遺棄行為。但是他們并不能構成遺棄罪的共同正犯。非扶養(yǎng)義務人不具備構成遺棄罪所必須的特定身份。那么,他自然也就不能與有身份者構成“法律要求犯罪主體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的共同實行犯”。

          但是,扶養(yǎng)義務人與非扶養(yǎng)義務人共同實施遺棄行為,卻可以構成遺棄罪的其他共犯形式。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扶養(yǎng)義務人親自實施遺棄行為,非扶養(yǎng)義務人參與幫助,則非扶養(yǎng)人構成遺棄罪的幫助犯。

          第二,非扶養(yǎng)義務人教唆扶養(yǎng)義務人實施遺棄行為,則非扶養(yǎng)人構成遺棄罪的教唆犯

          第三,扶養(yǎng)義務人教唆非扶養(yǎng)義務人實施遺棄行為,非扶養(yǎng)人構成遺棄罪的幫助犯。

          當然,在第三種情形中,如果扶養(yǎng)義務人并未將其實施遺棄行為的意圖告知非扶養(yǎng)義務人,只是把非扶養(yǎng)義務人作為實施遺棄行為的工具加以利用,那么他就不能與非扶養(yǎng)義務人構成遺棄罪的共犯,而應當將其認定為遺棄罪的間接正犯。

          七、遺棄罪立案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1條的規(guī)定:負有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且情節(jié)惡劣的,應當立案追訴。

          八、遺棄罪刑事責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1條的規(guī)定,自然人犯本罪的,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單位不構成本罪。

          九、遺棄罪量刑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1條規(guī)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十、遺棄罪相關法律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1年修正)》第261條規(guī)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老年人權益保護法(2012年修訂)》第75條規(guī)定: 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對老年人負有贍養(yǎng)義務、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贍養(yǎng)、扶養(yǎng),虐待老年人或者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由有關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遺棄罪相關詞條

          2004-2025年,1W專業(yè)律師在線咨詢

          解決了105W+個問題

          今日咨詢:39條,律師解答:37

          相關問答

          • A

            咨詢者你好,需要對整個案情進行分析,看你弟弟孩子是否達到了情節(jié)嚴重程度,從而確定是否構成遺棄罪,建議是委托北京著名刑事辯護律師取保候審為你弟弟孩子提供辯護。

          • A

            根據案件描述,需要根據具體構成要件,從而給出專業(yè)的法律意見。

          • A

            你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A

            遺棄罪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類犯罪,量刑與損害后果有很大關系,家屬請嚴肅對待,您可以把詳細情況跟律師溝通一下。

          • A

            遺棄罪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類犯罪,量刑與損害后果有很大關系,家屬請嚴肅對待,建議您選擇專業(yè)刑事律師深入了解。

          一鍵置頂